当前位置: 首页 >> 先进典型 >> 正文

邹利娟:扎根实验室的“青松”

邹利娟,博士、副教授,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四川省科技厅项目和四川省教育厅项目各1项,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谈到这些成绩时,邹利娟总说:“这是运气,意外的惊喜!”但了解她的人都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为了考博,邹利娟不达目的不罢休,搬到学校实验室库房,连续几个月扎根于此。为了实验,邹利娟时常穿梭在实验室的各个角落,做实验,整理数据。在考博、读博、科研过程中,邹利娟面临重重挑战,但她就像雪后傲然挺立的青松一般,“迎寒冒暑立山冈,四季葱茏傲碧苍”。   

艰难求学:一段磨砺身心的经历

积极上进的邹利娟,从学生到副教授,从本科到博士,从未停止前进的步伐。   

2014年,邹利娟承担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办公室主任工作,她结合自身发展需要,毅然踏上考博之旅。由于当时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攻读博士的教师较多,时任院长罗明华教授告诉她,机会只有一次,如若失败,第二年不能再报考,将继续承担学院的工作。背负着沉重的压力,邹利娟并没有退缩,反而坚定了破釜沉舟的信念:“我一定要考上!”离开考试已多年,为了确保能考上博士,她同时报考了中科院成都生物所和四川大学。   

两所学校、四门专业课,邹利娟倍感压力。于是,她将远在安徽的母亲接到绵阳,替她照顾一岁半的女儿。在2014年的大年初三,当别人都沉浸在新春的喜悦之中、悠闲过春节时,邹利娟已全身心投入到紧张的备考之中。为了专心学习,邹利娟努力压抑内心对女儿的思念,将备战“战场”从家搬到了学校实验室库房,一星期只回家一次。10平米的实验室库房里摆放着她的生活用具,一张桌子、一架床、一口锅;稀饭、大饼、咸菜,组成她的一日三餐。寒假很快在忙碌中结束,留给她复习的时间越来越少。白天需要做好日常工作,为了完成每天既定的学习任务,熬夜成了她唯一的选择,常常看书至深夜。整个校园都在酣睡时,她仍伏案学习,陪伴她的是悄无声息的夜色。   

每当回忆起那段考博的时光,邹利娟满腹心酸。当时女儿只有一岁半,她每个星期回一次家,看看孩子,顺便带点吃的。就这样,邹利娟在实验室拼搏了整整三个月。她作为一个在职人员,最终以初试第二名的成绩顺利被四川大学生科院录取。   

然而,攻读博士的三年是更艰难的历程。邹利娟首先要割舍的就是对女儿的挂念。三年中,她每周往返于成都、绵阳;为了周末早点见到女儿,常通宵蹲守实验室。   

起初,邹利娟作为一名在职人员攻读博士学位,其学习能力深受导师怀疑。面对工作、生活、学习上的多重压力,邹利娟也会有喘不过气的时候。她在硕士阶段从事生理生态研究,博士阶段从事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两者差异很大,但个性要强的她骨子里从不服输。初来乍到,面对什么都不会的尴尬,邹利娟毫不露怯。她每天都跟在年龄比她小、入学比她早的师弟身后“死皮赖脸”蹭实验技巧,总是不断重复着这句话:“需要我帮忙吗?”   

读博期间,每周都要开组会,汇报阶段性的工作进展。有次组会上,导师给邹利娟布置了一个考验:让她在下个星期的组会上讲一篇刚发表在Cell上的文献。那是一篇足足有二三十页的英文文献。为了理解文章的精华,她将文章打印出来,每天抱着文献去请教相关领域的老师,前后8天、每晚学习至凌晨两三点,终于啃下这只硬骨头。最后,在组会上将文献清楚透彻讲解出来,导师非常满意。经过三年奋斗,邹利娟顺利取得四川大学的博士学位,还荣获“优秀博士”“优秀毕业研究生”等荣誉称号。   

“这个过程中的每一个困难、每一项挑战在我的生命中留下了一道道或深或浅的印记,令我终身难忘。”再次回顾起这段历程,邹利娟这样说。在直面挑战、解决困难的过程中,邹利娟就似雪中青松,“漫道无华争俏丽,长青更胜一时芳”。如今,这段宝贵的经历被她铭记于心,她也时常与学生分享,只要努力了,就会有收获。   

邹利娟表示,如今她正在申请博士后,希望能向更多优秀的人学习,一个人要想优秀,就得跟更优秀的人在一起,思路才能更宽阔,路才会越走越宽。   

“学成归来后,更好地利用现有的平台,多做点好东西出来,这样于自己于学生于学校都有好处。”邹利娟说。   

科学研究 :一项融入生活的事业

“邹老师不是在做实验,就是在做实验的路上。”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016级学生吴清芳如是评价她们心目中的邹老师。邹利娟笑言,这可能是职业病,无法将科研与生活分割开。   

邹利娟主要从事濒危物种保护研究和植物抗病机理研究。“珙桐的名字像它的花一样美丽,我一直深爱着它,它伴随我的硕士生涯。”邹利娟硕士阶段一直从事珙桐组织培养的研究。珙桐,又称“鸽子花树”,被誉植物界的“活化石”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野生种只生长在中国西南四川省和中部湖北省及周边地区。  

做珙桐项目需要到野外采样,有一次,邹利娟一行去安县千佛山采样,天刚下过雨,地面泥泞湿滑。爬到海拔1600到2200米左右的地方时,郁郁葱葱的珙桐林映入邹利娟的眼帘,所有疲惫一扫而光,只剩下满满的欣喜。向导先行下山后,他们忙着采集标本、做记录,完全忘记了时间。等一切做完,夜色已悄然降临,邹利娟一行只能背着样品,顺着水流声,摸黑下山。下山后已是晚上11点。尽管有人在黑暗中受了点小伤,但看到样品完好无损,他们都觉得值了。   

凡是有珙桐分布的地方,都是她采样必到之地,通过多年的实验观察,记录整理,获得大量第一手研究资料。2011年,邹利娟团队研究项目“濒危植物珙桐的种群重建及自然回归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在学校,无论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学生们总能在实验楼道看见邹利娟忙碌的身影。为了实验,有时她干脆住在实验室。丈夫吴庆贵也时常调侃她:“你这么刻苦,学校应该给你颁发个奖章。”   

学生吴清芳说:“邹老师热衷科研,严谨认真,她的实验笔记比学生都多。”在实验室,邹利娟总是在做各种具有重要保护和药用价值植物的组织培养。组织培养虽然是一个固定的过程,但由于植物的差异,总需要在不同阶段改变方案。这个过程漫长而又枯燥,但邹利娟却总是乐此不疲。她每做完一种植物的组织培养,整理好数据后,又会去探索其他植物的特点,如此循环往复,不断试验。   

邹利娟对学生实验操作的要求十分严格,“实验前做清理工作时,手臂必须洗至胳膊处,酒精也要擦至胳膊处。”严格的要求使学生实验操作十分规范,有不少学生在研究生面试考试时被当场录取。   

“寒暑假期间,邹老师也心系实验室,常提醒同学们照顾好实验室内的植物材料。”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科阿尔而呷说。邹利娟自己也说,两三天不来实验室看看,总感觉心里空落落的;每次来实验室,就是只是看看植物,给植物浇浇水,摸摸植物的叶片,都会心情十分愉悦。   

邹利娟带着孩子和同事们一同去郊外游玩。孩子们在一旁玩得不亦乐乎,她却拉着同事去采集各种植物种子,并兴奋地向同事介绍植物。同事笑着说:“别人出来都是旅游,你出门都不忘科研。在你的眼中,满世界都是科研的材料。”邹利娟实验室的抽屉里藏了几小袋种子,都是她在野外采的,“这些种子都很稀有,可以给学生做实验。”   

今年,邹利娟研究课题“水稻细胞壁合成相关基因Cws1调控稻瘟病抗性机理的研究”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立项,她现在正在进行水稻抗病基因的研究。她表示,想在这方面的研究更进一步就需要自己学习新技术来填补知识的盲区。现在,学生们总在晚上下课后发现邹利娟实验室的灯还亮着,“大概邹老师又做着实验忘了时间吧。”   

教育奉献:一份值得坚守的责任

2017年博士毕业返校后,面临从行政岗转向专业教师岗,这让邹利娟有几分忐忑。于是,邹利娟从暑假就开始备课,“作为一个博士,不能辜负学生对你满怀的期待。”   

开学后,为提高课堂教学能力,邹利娟选择旁听罗明华教授的《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每当上课铃响起,她总是紧跟罗明华教授的脚步走进课堂,从第一分钟至最后一分钟、从第一堂课至最后一堂,一次课也没落下。“也只有她这种精神和态度,才能如此快的学会这一门新课。”罗明华如此评价。   

出身农村的邹利娟,对来自农村的学生所面临的困难感同身受。对于困难学生,她总是竭力帮助。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011级学生马剑是邹利娟的学生,也是陪她一起度过艰难考博岁月的人。2014年,邹利娟了解到马剑家境贫困,又听说马剑准备考研,她便邀请马剑在寒假时与自己一道在学校实验室复习备考。她俩同吃同住,收获了一段难忘的经历。此外,邹利娟还帮助和鼓励过多名学生考研,许多学生和她不熟悉,但考研成绩出来后,也会找她帮忙指导,她总是倾力帮助。邹利娟觉得只要能帮得上学生,哪怕自己为此欠别人天大的人情也值得。“作为老师不要学生回报什么,学生在过年或是教师节时问候一声,我都会很高兴。”   

邹利娟经常以自己的考博经历,鼓励学生考研,希望学生都能走出去,见识更广阔的世界。“课堂教学不能仅停留于传授知识,更关键是给学生灌输积极上进的思想。”邹利娟上课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她会根据学生的意愿拓展知识,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实实在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吴清芳说:“作为一名老师,邹老师不怕学生问得多,就怕学生不敢问,总是将自己所学传授给学生;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她常以实验室为家,用严谨的态度对待科研,同时也深深地感染着我们。作为邹老师的学生,我感到无比幸福温暖,她总是支持我们去尝试,去创新,去突破自己。”   

人物介绍:邹利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就职于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四川省科技厅项目1项,四川省教育厅项目1项、校级科研项目3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科研、教学论文共20篇,其中第一作者SCI论文6篇、B类3篇;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1项(排名第4)。2013年绵阳师范学院第十一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2018年指导学生荣获“2018年第八届全国华文杯全国师范院校生教学技能(生物)大赛“全国特等奖1项。

 


上一条:李丽:做一个纯粹的学前艺术教育领路人
下一条:曾健:用青春燃赛场